鋼管內部缺陷都有哪些,超聲波探傷都能檢測出來嗎?
在鋼管的生產生產過程中由于原材料和工藝波動情況,偶爾會出現帶有缺陷的鋼管,常見鋼管缺陷主要有這三類。
(一)原材料冶煉缺陷
夾雜物與氣孔:在鋼水冶煉這一復雜過程中,難以避免地會殘留一些非金屬夾雜物,常見的如硫化物、氧化物,同時也可能混入氣體。這些物質在鋼管內部形成點狀、線狀或是團狀的缺陷。
縮孔與疏松:當鋼坯凝固時,由于體積收縮以及補縮不足等原因,其中心區域就容易出現不規則的縮孔或是疏松結構。縮孔呈現出空洞狀,而疏松則表現為組織不夠致密,就像一塊不夠緊實的海綿。
(二)加工制造缺陷
焊接缺陷:在焊接過程中,一系列的問題都可能導致缺陷的產生。比如,母材與焊縫金屬未能完全結合,就會出現未熔合的情況;焊縫根部未熔合,則表現為未焊透。這兩種缺陷都會在焊縫處形成應力集中點,大大降低了焊縫的強度。焊接夾渣主要是焊劑殘留所致,而內部裂紋則通常是由焊接應力或是熱影響區脆化引發的。
分層與內折:在軋制過程中,由于管坯中心疏松、偏析或者縮孔殘余等因素,鋼管內部可能會出現層狀剝離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分層。或者在內表面出現螺旋狀鋸齒狀的缺陷,即內折。分層會嚴重破壞材料的整體性,使得鋼管各層之間的協同工作能力下降;內折則常常伴隨著壁厚減薄,這對于需要承受一定壓力的管道來說,無疑是致命的弱點,極大地影響了管道服役的安全性。
(三)結構性缺陷
裂紋:由于軋制溫度不均勻、冷卻速度過快或者應力集中等原因,鋼管內部可能會形成不同走向的裂紋。縱向裂紋沿著鋼管軸線方向延伸,多是由軋制缺陷引發的;橫向裂紋垂直于軸線,常常與焊接熱應力相關;網狀裂紋則像是一張細密的網,常見于熱處理過程中的晶間脆化。這些裂紋的存在嚴重削弱了鋼管的強度,需要高精度的檢測技術才能將它們精準識別出來。
超聲波探傷對鋼管內部缺陷的檢測能力
體積型缺陷:在鋼管內部,體積型缺陷如氣孔、夾雜物、縮孔等是較為常見的。當超聲波遇到這些缺陷時,由于缺陷與周圍正常材料之間存在明顯的聲阻抗差異,會產生顯著的回波信號,所以很好檢測。
平面型缺陷:平面型缺陷如縱向/橫向裂紋、未熔合等,在鋼管內部也是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。當超聲波傳播方向與這些平面型缺陷垂直時,由于缺陷的反射面積較大,會產生較高幅值的回波信號,通常回波幅值≥80%滿屏,超聲波也算很好檢測。